寬運法師:如果你活得累了──請不要輕生

日前有網友留言給我說:「大師。我有很多問題想請教你。有時候想自殺。你可以幫我下不?」這個問題,不由得使我暫時把其他事停下來響應幾句;以佛法來說「人身難得」,我們能夠投生到這個世界,生而為人是絕不容易的事,為什麼有些人卻不知道生命的寶貴,而想到要輕生?原因就是他們不了解生命的意義,當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的時候,就會迷失了生命的價值與方向,所以才會做出毀滅自己的不智之事。據數據顯示,現時中國每年平均有28.7萬人自殺,平均每小時就有32人用各種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,是世界上自殺人數最多的國家,可見問題的嚴重性。

依佛法來說,自殺其實絕不能解決問題,非但不能一了百了,反而造成轉世投生更大的障礙,而且後果更是無窮無盡。所以,我們要認清生命的意義與自殺的真相。

生命無常.人身難得

關於「人身難得」,在佛教的《雜阿含經》裡,講了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:

某一個時候,佛陀住於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,一天,對比丘們說:「譬如大地全都變成了海洋的時候,有一隻壽命無量劫的盲龜,每過一百年才把頭伸出來一次,另外,海中有一塊浮木,這浮木中間有一個洞孔,此木頭在海浪裡隨風四處漂流,沒有固定的處所,那每一百年才伸出頭的烏龜,能夠剛好遇到這塊浮木,且又能穿入那個洞孔嗎?」佛陀這樣問阿難。

阿難回答佛陀說:「不能的,世尊!」

佛陀問:「為什麼呢?」

「因為這一隻盲龜若游到大海的東邊,浮木隨著風漂流,或許是漂到大海的西邊,甚至到南邊、北邊,乃至是南、北四維,四周圍繞的道理也如這樣,依此道理思考,不一定能夠相遇。」佛陀告訴阿難說:「盲龜與浮木,即使是向不同的方向漂流,也還是有機會相遇,然而世間上愚昧無知的凡夫,漂流於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人、天五趣之中,要想再恢復人身,比那盲龜遇到浮木還要困難。」

「為什麼這樣說呢?」佛陀繼續講下去:「那一些愚昧無知的凡夫,不遵行正義、不行持道法、不行持善法,不修行真實法,而且隨順自己的貪、瞋、痴互相殘殺,弱肉強食,造下了數不清的無量罪惡。所以,佛弟子如果對於四聖諦還不理解的,就應該要努力修行,勤求上進,斷除煩惱,不被惑業所間隔。」佛說完此經,諸弟子聽聞佛說法後,心中都非常歡喜的願意奉行佛法。

佛教認為人道於六道中有其殊勝的地方,經中說人間有五事勝過諸天:勇健、有正念、有佛出世、是修業地、是行梵行處。又說「人間於天則是善處」,因為「諸佛世尊皆出人間,非由天而得也」,所以連諸天也求生人間聞思佛法。而人身卻極為難得,一般人由於過去現在業力的牽引而會於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等六道中輪迴。因佛難遇、佛法難聞,眾生起惑造業多,除貪離愛難,所以多墮三惡道,難得人身。

我們從這一則「盲龜浮木」的譬喻,便可知道要得人身極為不易,倘若不珍惜人身,努力修行,一旦失去人身,百千萬劫想再有機會來做人,就很難說了。所謂「得人身如爪上泥,失人身如大地土。」人身這麼難得,生命如此無常,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?

人生不如意事.十常八九

可知道,世間上最寶貴的就是生命,但是我們往往卻不懂得珍惜。在現實生活中,當我們面對社會上種種不完善、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坎坷與不如意,人情冷暖,世態炎涼...這堪忍世界中一切的一切,往往令我們不由得感嘆一聲:人活著實在太累了!

這說明了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脆弱的一面,感到活得太累了,也是一種自然的心態,所謂「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」,人生難免會有順逆境,心情難免有高低起伏的時候,但是我們還得活下去,所以一旦發現自己的情緒陷入了低潮,就要懂得紓解與調節,以減輕壓力與轉換心情。

其實,人的一生,窮也好,富也好;位尊也罷,位卑也罷;再怎麼過也是一生,誰也免不了生老病死。可是,重要的是,每一個人活在這世上,都有他活著的理由,都有其生存的意義。眼前的一切,即使你不認為這是上天瞑瞑之中的安排,但既然你存在著就有存在著的價值與意義。我們每一天都在庸庸碌碌的為生活奔忙,不管你付出的貢獻是多是少,不管你的職責或輕或重,這都是你的使命,不要輕視這外表並不華麗的生活,這對於你來說卻是珍貴的,因為只有在你的生命中才能找到!所以,不要那麼隨便想到輕生!想想自己已經很幸福了,可知道世界上有許多許多的人,因各種病苦面臨死亡邊緣,每天都在痛苦之中掙扎,根本連生命都難以維持,可是他們仍然那麼頑強地堅持著,不肯放棄自己寶貴的生命。和他們相比,我們有什麼理由、什麼資格不重視自己的生命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?

要知道,一個人這一期的生命,其實並不是屬於個人所有的,這個四大所成的血肉之軀,最初是由父母結合而生養,然後經過教導撫育,並從社會接受種種所需而茁壯、成長。我們的生命,可以說是社會大眾的眾緣所成就的,因此長大成人以後,當然就應該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,以回報、回饙於社會;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、有責任,使自己活得更幸福、更有意義,但是卻沒有權力毀滅自己的生命──自殺就等於殺生,是不道德的行為,是愚癡無知的行為,是佛法不容許的。而更可悲的是,當一個人自殺之後,他會在死後七七四十九天之內,不斷重複自殺的動作,可想而知是多麼的可怕。

佛教的「自殺」觀

佛教是慈悲護生、珍愛生命的。而所謂「自殺」:(一) 據《四分律》卷二載,有自殺、教人殺、遣使殺等二十種。其中,「自殺」即指自己動手殺害有情生命。是故佛陀本「慈愛予樂,悲愍拔苦」之心,乃制定殺戒,嚴禁傷害任何有情眾生,若犯此戒,屬「波羅夷罪」。(二)即自己殺死自己。所以五戒之首即為「不殺生」,含有

禁止自殺之意。「不殺」戒的範圍,不說蟲蟻等微小生命,就連沒有生命的草木都不得損毀。

前面已經說過,佛教強調「人身難得」,所以教人注重當下修行與現世解脫,且認為人間修行勝於天上,所以尤其珍惜人的生命。不殺戒以殺人為重罪,而自殺則其罪等同。佛陀在世時,多有比丘修不淨觀後厭患色身而以死為解脫,有的自殺,有的求人殺死自己,有的以殺人為度他。所以佛陀制戒,規定比丘自殺者犯「偷羅遮罪」;此罪障礙自殺者進入人天善道而墮入惡道。而比丘親手殺求死者,或幫助求死者自殺,或讚歎死亡、勸誘和蠱惑別人自殺,最後別人因此而死,就會犯「波羅夷罪」;此罪又稱「斷頭罪」,如人斷頭不可複生,

犯者從此失去比丘資格,不得再住在僧團之中,與道果無分,這是聲聞戒律中極重罪之一。由此可見,無論是自殺或殺他,在佛教中都是極重之罪,都是不容許的。

要知道,世間的一切萬物,從有情到無情,都有它的生命與生機,我們都應該保護尊重。所謂「螻蟻尚且偷生」,何況是我們人類?所以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結束,或因此牽連、傷害到別人的生命,這都是不道德的行為,應該加以規範、防止。人的生命要自然的生,也要自然的滅,強求的苟活與自暴自棄的放棄都是不正確的。所以自殺前,請再給自己幾分鐘的思考,想想,人活著才能解決問題,死了怎能解決呢?只要有心振作,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,何必用自殺來逃避呢?何必把自殺當成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呢?事實上,自殺並不能解決問題,只會徒然留給世間及後人更多、更大的問題與痛苦而已。

讓生命活出意義與價值

所以,我們要認識清楚,我們的生命並不是屬於個人的,而是天地間共生共有的,我們沒有資格將之摧毀,而應該將之奉獻給大眾,我們應該盡力讓生命活出意義與價值─ ─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服務大眾、就在於成就別人;我們活著不能只想到自己的利益,而且要想到其他人的利益、要想到對國家、社會的責任;我們要能建立對自我的責任感、對家庭的責任感、對親人的責任感、對自己所受恩惠的人如父母、師長等的責任感;試想這麼多人的恩惠,你還沒有報;這麼多的責任,你還未了,如何能一死了之呢?

所以,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,珍惜自己的健康,珍惜親情、友情、愛情!生命對於我們都是只有一次,所以要好好珍惜每一天!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,那就是一種福氣了。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,多少人在今天已經成為殘廢,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,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家破人亡…… 所以,我們除了認識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外,更要學會知足。

我們生存在世界上,考慮問題之時要多些知足,少些計較──其實只要知足就會沒有煩惱,就會快樂!雖然在我們的生活中,總是充滿著各種壓力與考驗,面對這些壓力與考驗,我們要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:要不就是快快樂樂地主動接受,要不就是悶悶不樂地被動接受;接受的態度不同,所造成的後果也就是天壤之別;人生在世不過短短數十年,為什麼我們不能快快樂樂的活著,去自利利他、自度度他呢?這樣的生命,不是更有意義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epentance2015 的頭像
    repentance2015

    好文分享-南無阿彌陀佛

    repentance20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